腹瀉是正常排便習慣改變,包括排便次數增加和排出稀爛或水狀的糞便。發生腹瀉的期間在二週之內稱為急性腹瀉。持續四週以上稱為慢性腹瀉。
- 感染引致:細菌、病毒。最常見的細菌感染是沙門氏菌及大腸桿菌。
- 治療引起:放射性治療引致腸道損傷、化學治療因化療藥物引致腹瀉、標耙或免疫治療引起藥物反應。
- 腫瘤引致:大腸癌、直腸癌、胰臟癌。
- 腸道發炎性疾病: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症。
- 小腸吸收障礙:乳醣不耐症 (lactose intolerance)、乳糜瀉 (Celiac disease)。
- 寄生蟲或抗生素等藥物反應。
- 情緒方面:緊張、焦慮,可能誘發腸道敏感而引致腹瀉。
- 腸絞痛、腹痛、大便有黏液、有血、可能出現發燒、心跳加速甚至脫水情况。
- 慢性腹瀉會導致營養不良,免疫力降低而引起其他併發症。
- 評估腹瀉的原因、程度、病者不適的徵狀,有需要時會做一些檢查,例如:血液、心電圖、大便化驗等。
- 按檢驗結果及臨床評估,有需要時會給予靜脈輸注,補充電解物及水份。
- 會處方止瀉藥及一些輔助藥物減少病人不適。
- 排除可能引起腹瀉的心理因素如焦慮、緊張。
- 注意並記錄每日排便顏色、次數、質量、氣味。以便提供更詳盡的資料告知醫護人員。
- 照醫生指示服用止瀉藥。
- 注意水份及電解物的補充。
- 保持肛門部位的清潔、乾爽,減少因腹瀉刺激肛門周圍皮膚。
- 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魚肉、白粥、蒸蛋等。採少量多餐的方式,讓腸道獲得休息。
- 避免進食高纖維、辛辣、油膩的食物,減少對腸胃道的刺激。
- 腹瀉期間避免喝含乳糖的牛奶或乳酪,否則加速腸胃蠕動、令腹瀉更厲害。
- 避免吃未經煮熟或不乾淨的食物、食水。
- 因腹瀉引致肛門周圍皮膚破損,勿自行使用藥膏或服用藥物,避免引發續發性感染。
- 嚴重腹瀉,按醫生囑咐服藥後,徵狀未有改善。
- 上吐下瀉,有脫水情況,小便量顯著減少。
- 有發燒徵狀,身體虛弱,有頭暈、出汗、心跳加速的現象。
- 大便異常,例如:有血、有黏液。
- 肛門周圍皮膚紅腫、破損、疼痛等不適。
- 嚴重腹痛、持續腸絞痛。
腹瀉發生期間難免影響病人的生活質素,但透過醫生對症下藥及飲食的配合,大部份能夠控制徵狀,減少併發症的出現。其次要注意病人會陰處皮膚清潔、乾爽,避免皮膚破損。相信在醫護、病人和照顧者共同努力下,腹瀉情況會大大改善。
(於2021年1月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