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中風引致的吞嚥困難和應對方法

 

蘇藹欣醫生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系
名譽臨床副教授
腦神經科專科醫生

 

訪問:王榮珍女士

 

 Dr So.png Janet Wong.jpg

 

簡介:

在這篇訪問中蘇醫生會和我們討論中風引致之吞嚥難問題和處理方法。

第一部份——中風引致的吞嚥困難問題
第二部份——如何處理因中風引致的吞嚥困難
第三部份——醫院、家居照顧:如何選擇
第四部份——中風病人/照顧者如何尋找支援

 

第一部份——中風引致的吞嚥困難問題

王:今天我們討論中風其中一個後遺症—-—吞嚥困難。

很高興邀請到蘇藹欣醫生接受我的訪問。

蘇 :不用客氣。

王:請問中風為何會導致病人有吞嚥困難?同時在中風病人中大概有什麼百分比會有這個問題?

蘇:腦部是控制我們全身的功能的,如果因為中風引致腦部控制吞嚥機制的有關部份,病人很容易在進食的時候「入錯格」或「濁親」。

在所有中風病人中,大概有一半在康復初期會有吞嚥困難的問題。所以在醫院我們會盡快請言語治療師替病人評估,看看各方面的情況,包括吞嚥能力、清醒程度等。

所以無論過程中任何一個部份出現障礙,都會引致嚴重的問題。

 shutterstock_2139908517 copy.jpg

 

第二部份——如何處理因中風引致的吞嚥困難

言語治療師和物理治療師的介入

如果病人的問題不是太嚴重,那麼就可以加一些凝固粉於食物中或是給病人吃「糊仔」;但是如果情況嚴重的話,就需要插喉。這就是把一條喉管通過鼻孔放進喉部再到胃部,輸入營養奶,令病人不會有「入錯格」的問題。

言語治療師會為病人和照顧者提供專業意見。

言語治療師亦會教病人做一些運動,希望能夠慢慢恢復正常的吞嚥功能。

王:除了是吞嚥機制出現問題,病人吃不到東西會不會是因為身體虛弱?

蘇:這是有可能的。要正常進食,除了吞嚥機制沒有問題(包括口腔、喉嚨一帶的肌肉正常),還牽涉到病人的清醒程度。如果病人缺乏精力、整天都想睡覺,那麼進食的時候亦會很容易濁親。故此整體訓練是重要的。除了言語治療師物理治療師也會介入、教導病人做適當運動,提升整體的活動能力。

插餵食喉(tube feeding)

這又稱「喉管餵飼」,就是把一條喉管通過鼻孔放進喉部再到胃部,輸入營養液,令病人不會有「入錯格」的問題。

小心餵食(careful handfeed)

王:聽過「小心餵食」,就是由照顧者慢慢餵病人進食,可以不插餵食喉。這是否一個好的選擇?

蘇:每個人當然希望能夠自己進食,而不是通過一條管子吸取營養。只有在病人非常差的情況下(比如極容易「濁親」引致倒流性肺炎)才要插喉。

不過在進行小心餵食的時候,照顧者真是要很「小心」和有耐性、需要的時間也很長:

  • 只可以一小口一小口的餵;
  • 在每一口之後要確實知道病人已經把食物全部吞下才餵下一口。有需要時照顧者要叫病人張開口腔詳細檢查;
  • 需要留意進食的姿勢:如果病人是「挨」後的話很容易有濁親的情況,照顧者要請病人坐直,甚至是微微向前傾才餵食。

相比插胃喉,有自己親愛的人餵食和能夠自己進食,病人會更開心。

 shutterstock_2446177615.jpg

 

第三部份——醫院、家居照顧:如何選擇

王:由於病人脆弱,家人擔心自己照顧不來,所以很多時他們不敢將病人接回家中,盡量把他們留在醫院,覺得有安全感。但這是否適合呢?

蘇:有一個非常好的方法去解釋:

蘇:這視乎病人的情況。

首先是病人的狀況是否足夠穩定,如果不是的話(例如血壓高、依然在接受藥物治療)那就需要留在醫院。同時在醫院在安排言語治療和物理治療方面都較方便。如果病人一時不能回家,那麼照顧者就多些探望令病人有溫暖的感覺。

當然家是最舒服的地方,病人回到家中,大多數都會感到更快樂,motivation(動力)也更好。在醫院沒有治療的時候病人都是躺在床上,回到家中可以出大廳走走,本身已經是一種活動或是物理治療。

不過病人回到家中照顧者會比較緊張,在這裏我們就談一談飲食照顧方面。

在出院之前照顧者最好徹底理解病人進食的能力和他能夠處理到的食物。在醫院所有食物都有專人準備,回到家中便需要照顧者自己準備。他要了解:

  • 病人現時可以處理到的食物:可以盡量按醫院的方法做,然後給病人小份量嘗試,確保安全;
  • 適當的餵食方法(以上「小心餵食」部份);及
  • 病人進食的姿勢:正如剛才所說,進食時不要向後傾,進食之後亦不要立刻躺下,因為這容易引致倒流性肺炎,最好是坐30分鐘才躺下休息。

不過回家的好處就是病人會有更多食物的選擇,因為在醫院來來去去都是那一些。

 shutterstock_2177022421.jpg

 

第四部份——中風病人照顧者如何尋找支援

王:家中有人中風,大家都極度無助、徬徨。請問可以如何尋找支援?

蘇:現在有很多機構為照顧者提供服務,例如一些上門服務可以令照顧者有多一些時間休息。

在中風方面我們有新健社(Hong Kong Stroke Association ),我鼓勵病人多些去這些機構,在哪裏可以找到有用的資料,同時亦可認識其他照顧者互相支持。

王:對!同路人的支持是最有用的。

今天非常感激你和我們分享了那麼多!

蘇:不要客氣。

(於2024年9月定稿)

 shutterstock_247509493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