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宝玲女士
王荣珍女士
李周翠娥女士
「携手同行」癌症家庭支援计划项目主管
简介:
癌症病人在治疗或康复期间因为疲倦而常常躺在床上休息是非常合理的,但是如果长期欠缺任何活动,身体可能越来越衰弱,心情可能会觉得鬱闷。所以如果身体状况容许,大家可在家中做一些轻巧的运动,又或者是发掘一些兴趣消磨时间,这对身、心均有益。
第一部分——消闲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基本原则
第叁部分——不同的消闲种类
一提到癌症病人,大家脑海中是否会出现类似的画面——身体虚弱,面带倦容的病人,整天躺在床上休息、睡觉,对生活提不起兴趣来。然而,这可说是已过气的刻板印象。病人较长时间的卧床休息,一则源於疾病本身带来的不适,二则可能是受治疗的副作用所影响。适当的休息对病人的康复来说固然重要,然而,长期卧床的不良後果亦是现今医护常向病人一再强调的。概括来说,长期卧床有以下的坏处:
-身体长期没有活动,很容易导致各项机能的衰退,就是英文所说的 deconditioning (去适应作用)。大家都可能有过相类似的经验:就是越是不活动便越是疲倦,而越是疲倦便越是不想活动,引致恶性循环,例如:
因此,我们十分强调,癌症病人在身体状况许可的情况下,应该保持做运动的习惯,同时亦需按个人喜好寻找一些适合自己的消闲方法。
病人首先应该评估一下自己的身体状况,再衡量一下有什麽消闲方法最适合自己。
以下是一些供大家参考的基本原则:
一、整体来说,选择的运动应该是以「閒」、「静」为基本原则,千万不要令身体过劳过累。
二、须提醒自己:一旦感觉疲倦,便应该停下来休息一会;千万不要勉强,有时就是那一点点的过量就令到身体非常不适,结果得不偿失。
叁、有关运动的类别,可参考「如何用物理治疗避免身体衰弱」章节,亦可事先与自己的医生或医疗人员沟通。
四、病人可以留意一下自己一天状态的变化,再配合每天的日程,为自己安排适当的活动。具体来说,就是评估自己在一日之内的精神和体力状况;例如,有些人最精力充沛的时刻就是早上起来吃过早餐之後,那麽就可在那个时段做一些运动。吃过午饭之後,精神尚可,但体力或已下降,那便可以做一些兴趣活动,例如画画、插花等。
五、采取一个正面的心态
在治疗和康复期间,病人的活动能力的确会大不如前;但与其埋怨和沮丧,倒不如换个正面的角度想一想 —— 以前上班的时候真是忙到天昏地暗,现在虽然病了,但同时亦多了一些自己的时间,可以做一些以前想做但一直没有时间做的事。曾有一个病人在手术之後因为伤口癒合关係而需局限自己的活动範围,结果他选择趁此机会把过去数年旅遊所积存的照片一一分类整理;事後他觉得很有满足感。
好处:
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
强健骨骼、预防骨质疏松及腰酸背痛;
强化肌肉、保持关节灵活和软组织柔韧;和
刺激肠道蠕动、减少便秘等。
运动能促进脑神经传递物质,增强血清素(Serotonin)及内啡太(Endorphin))的分泌,实有助改善情绪、预防抑鬱,以及舒缓长期及慢性痛楚。
病人可以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瑜伽等运动,除可舒筋活络之外,还有助舒缓紧张的情绪。如果身体情况许可,到大自然走走亦是非常有益身心的。不过一定要在事前有足够的準备,详情可参考「让我们到郊外去」的章节。
如果在进行某项运动之後身体感到不适,甚至疼痛,那就必须告诉医疗人员。
这可以包括:
看电影/听音乐:精神状态良好时,可以看看电影。现时在平板电脑上已可找到很多观看电影的不同渠道。如果眼睛疲倦,集中力不足时,便可以听听音乐。现在网上的串流音乐是非常方便的。如果不谙网上的操作,也可以请朋友或後辈帮忙做一些播放列表(playlist)或专辑 (album), 那麽便可按自己的时间和节奏操控播放或停顿的时间。特别是在夜䦨人静的时候,如果自己偶有失眠,听听音乐是有助减低焦虑和帮助入睡的。
这可以包括:
有些人病倒了是不想跟人见面的。理由可能是不想别人知道自己病了,不想向人解释病况,又或者只是纯粹提不起劲没心情。但是一个人长期不与人接触,极可能会产生抑鬱的情绪。如果能够打开心扉与自己信任的朋友分享自己的感受,讨论自己遭遇的问题,对平衡自己的情绪和抒发心中的鬱闷,是甚有帮助的。所以我们十分鼓励病人有适度的社交。当然感到疲累的时候,便该坦诚的告诉朋友,说自己需要休息,不必硬挺。
社交性活动可以是接受亲友探访、跟海外亲友视象通讯,及进行一些棋盘或牌类遊戏等。曾经有一位朋友告诉我,在化疗期间,只要有人跟他搓麻雀,他便会觉得副作用所带来的不适好像没有那麽厉害了。
可以阅读宗教书籍(例如圣经、佛经等)又或者上网看宗教节目。灵性上的启发往往能给病人带来心灵的慰藉。
(於2021年10月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