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眼看生死——如何做到生死两相安

 

释衍空法师
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高级院士

 

资料整理:胡宝玲女士
陈宝琼女士
王荣珍女士

 

 

 IMG_5973.PNG

 

 

简介:

如何理解死亡?如何接受死亡?如何处理死亡?

佛学博大精深,在生死这个课题上更显其智慧。我们走访衍空法师,邀请他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为我们阐述「佛眼看生死」,同时指导我们在面对这个最困难的课题时,怎样能安然地处理。

 

第一部分——引言
第二部分——如何面对死亡?
第三部分——照顾者如何帮助病人了解死亡、接受死亡和处理好死亡
第四部分——珍惜生命:死亡之前如何活出美丽的一章
第五部分——给照顾者的话
第六部分——结语

 

第一部分——引言

在谈佛学看生死之前,可能应稍稍谈一谈宗教。而在谈宗教 (religion) 之前,又应谈一谈灵性 (spirituality)。

什麽是灵性?

以下是一个获广泛认同有关「灵性」的定义:

Spirituality is the desire and ability of a person to strive for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oneself in the universe.
With this deeper understanding, a person would be in a better position to establish value and find meaning in life, handle difficult situations and develop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with oneself and others.

灵性就是一个人有意愿和能力去寻求自己於宇宙间的深层意义。当他了解到这种深层意义之後,他就更能够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和找到生命的意义;面对困难的处境,并与自己和他人建立一个更和谐的关係。

人生在世,一般会追求金钱、事业、爱情、婚姻、家庭等等。但总有些人希望追求生命中更高层次的意义,特别是当他们有较多人生阅历的时候。有些可能是觉得要争取的已经争取到,感觉不外如是;又或是争取不到亦觉得没有什麽大不了。希望寻找生命中更有意义的东西,就是对灵性的一种追求。了解死亡对人生的意义可能是一个推动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

很多研究都指出,觉得自己生命有意义的人,活得更快乐,并活得更好。因为一旦要面对苦痛灾难的时刻,如果觉得生命是有意义的,他们会较懂得怎样去理解丶调适和应对,让自己可较安然地承受痛苦,较平稳的渡过困难时刻。

年轻人通常比较自我,有些则对自己有很高的期许,会不断鞭策自己,要追寻俗世间的所谓成功。随着年纪增加,不少成熟的人会发现更应该追求的,并不是物质或成就,而是更需要跟自己及跟他人建立一个更和谐的关係。大部分宗教均是教导人应该对别人好——佛家的用语是慈悲;而基督信仰亦有「爱你的邻居如同爱自己」的教义。

什麽是宗教

有些人会问灵性和宗教的关係。灵性并不等於宗教,虽然两者有密切关係。

宗教通常有以下元素:

  • 有一个组织架构;
  • 成员需要履行某些责任;
  • 有一个崇拜的对象;
  • 有规条、仪式等。

灵性则未必具有这些因素。不过,好的宗教都是讲求灵性的,有其一套世界观和人生观。

佛教怎样看「苦」

佛教常言「四大皆空」,那什麽是「四大皆空」呢?既然「四大皆空」,那还有没有「苦」呢?简单来说,「四大」是指构成人身的四种元素「地、水、火、风」。这就是比喻我们的躯体——地比如骨、水比如血/体液、火比如「能量」和风比如「呼吸」;而宇宙万象,每件东西,只要是物质世界的,莫不是这四种元素集合而成的。

人当然非常依恋 (attach)自己的躯体和感觉。但终极来说这些都是不实在的,因为这四大均只是短暂性的 (transient)、可改变的、可消失的;故说这一切「皆空」。我们要重视的是本质,或是终极的存在 (Ultimate state of existence)。

任何人、物、事的出现和存在(come into being) 都繫於某些因素和条件(factors and conditions)。当这些因素和条件是有利的时候,人、物、事便可以存在并或无往而不利。相反地,当这些因素和条件消失的时候,有关的人、物、事亦必消亡/幻灭。例如:历史上著名的霸主例如亚历山大大帝和成吉思汗,他们的崛起和存在均有赖於一些因素和条件;当这些因素和条件消失之後,他们亦相应离开尘世,他们建立的鸿图大业亦自然消失於历史的长河之中。然而,对平常人来说,一生追寻的并非霸业,而多只是「幸福」。而所谓「幸福」於很多人来说就是「如意、吉祥」。但人的「如意、吉祥」亦一样是依靠一些因素和条件而存在,当这些因素和条件消失之後,人亦不能再「如意、吉祥」。这个时候人生便会有「苦」,「苦」是相对於「如意、吉祥」而出现的,人若不追求和依恋「如意、吉祥」的「幸福」,便不会觉得有「苦」。

「八苦」

佛教归纳人生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我们这里主力想讨论死亡的苦,其馀的苦就从略不赘了。

人一出生便会成长,不断挣扎求存;受责任、虚荣、权力、金钱等慾望驱使,时刻跟人比较,恍如一根火柴燃点起来,直到最後消亡殆尽。这些「苦」有些是人一生下来便注定而不能避免的 (例如人总要承担某些责任);但有些则是自己找来的 (例如是无尽的追求金钱或权力)。总的来说,人生在世,都避免不了各种的「苦」。

佛陀说人虽然不能完全「灭苦」,但尚有方法去「离苦」、「减苦」,这就要説到「苦集灭道」四圣谛了。简单来说,「苦集灭道」的「苦」,是指我们要明白苦是现实宇宙人生的真相,普遍存在;「集」是凡夫自身的愚癡无明加上贪欲等等而招集种种痛苦,是苦出现的原因;「灭」是消灭苦;而「道」则是灭苦的方法。

那在面对死亡的关口,消灭苦的「道」又是什麽呢?第一步就是要了解和明白人生本是无常,万物皆不会是绝对稳固的;相反地,是可随时改变的。所以尘世间朝代可兴亡、人亦有聚散;而有生就自然有死。

shutterstock_1587170593

 

第二部分——如何面对死亡?

要面对死亡、克服对死亡的恐惧,第一件事就是去了解死亡。

痛苦源自恐惧和担忧,克服痛苦的一个方法,即前面所说的「苦集灭道」的「灭」和「道」,就是「识死」,即多了解死亡,学会怎样死得「安乐」。「安乐」在「身」的层面是指如何利用科学的进步来减轻肉体的苦痛 (那便要掌握更多更準确的医疗资信和知识,即出版本册子之目的之一);而「心」的层面则是如何在惊恐、担忧、烦恼和愤怒中,透过观察、思考和学习,培养正知和正见,以达到心和理解的转变,从而达到自在、无忧和安心。

面对死亡的三部曲可以包括:

一、了解死亡;

二、接受死亡;和

三、处理好死亡。

shutterstock_142263799

一、如何了解死亡

根据佛家的观点,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大自然的法则。所谓「死由生而来,有生必有死。」死亡是与生俱来的,人们一生下来便无法逃避。然而,由於我们习惯了生,亦不了解死亡,故不喜欢甚至害怕死亡。死亡意味著一个人在物质层面的消亡,我们因为害怕失去了自我,故会感到痛苦和惧怕。若然能明白和接受「有生必有死」的道理,便会谅解死亡。能学习放下自我,以豁达的态度为死亡作好準备,便不会被忧虑和恐惧死亡之苦所束缚。

抱有宗教信仰的人士由於对人死之後的去向有一定的观念,一般对死亡不会感到那麽恐惧。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士也可透过修行,建立对死亡的认知,优化个人情绪而达致心安。

佛家也有从因果业报的角度去论述人的寿缘:「由寿量极故,寿尽丶福尽、不避不平等」。以下是我们简单化的理解:

  • 「寿量极故」就是人的寿命去到尽头,完结了,终止了;
  • 「寿尽」是指有些人因著前世今生做过的好事和坏事,按其业报 (karma) 而自自然然的到了其应有的在世时间的尽头而寿终正寝,故也称为「时死」;
  • 「福尽」就是指有些人,因其为人刻薄阴骘,故把他原有的福 (生命中的好东西) 耗尽了,於是提早走到生命尽头,故也称为「非时死」;
  • 「不避不平等」就是不躲避崎岖和高风险的地方,亦即是自己铤而走险、伤害自己身体,养成一些无节制的生活习惯和态度。例如一个人不断喝酒、吸烟或暴饮暴食,令致自己的生命走到尽头。
  • 「业报」(karma) 就是他一生做过的好事和坏事、积聚的优点和缺点,致使他会得到怎样的因果报应;

有人会问每个人的遭遇是否完全都是源於他的「业报」?佛陀曾说,如一个人坚持所有经验皆源於业报,那真是「愚癡」、「不善巧」。过去的「业力」对生命必然有一定的影响,但现世的思想和行为对现在和未来都是会有影响的。所以,我们只可以说,人生在世,很多事情并非我们可以完全了解。然而,佛家认为我们现在做的事,是属於积福,还是损福,是对寿缘有一定影响的。

shutterstock_2025603647-resize

二、如何接受死亡?

前文提到「寿尽」而「时死」,本来是顺理成章的;但面对死亡,不少人的心结是「捨不得」—— 觉得我在世上还有这麽多的好东西—包括我爱和爱我的人、财产名利等等,实在捨不得死!又或是不甘心——明明我努力积福做好事,为甚麽我还会得重病患癌?做好事为何没好报?那麽不公平!

从佛家的角度,这心结是源於对自我和世事的执著,而不了解世事乃「众因缘和合」而成,把事物过份简单化了,而忽略了引致疾病和死亡的其他许多客观事实。例如,上面提到那种毫不节制的生活习惯和态度,极可能是导致我们走向死亡的成因之一;而地球环境生态的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威胁,亦可能是人类一起幹的共业所引致的恶果。

因此,若说一切人生际遇都是出於自己过去甚至前生种的因,而不看世间真实的情况,只随自己的偏见去理解,便会流於虚妄。既然我们无法掌握疾病死亡与前世果报的关係,便应将注意力放在当下,集中处理世间真实可知的事情,而不应受内疚和自责的情绪所困。

我们要明白人生无常是必然的,也必是苦的。死亡是生命中无可逃避的一支箭,你我也必会命中。我们期求的,应是愿我们有能力和智慧去接受不能改变的事实,并常怀祥和安乐的心。月亮美不美,人生好不好,在乎自己怎样看,与月亮本身无关。同样,「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关键不在於山,而是在乎我们的閲历和态度。做人时常固执坚持,只是跟自己过不去而已。

反过来说,为什麽一个人不接受死亡呢?让我们借一个流传甚广的佛陀小故事来说明一下 :

「迦沙乔达弥与她唯一的儿子,相依为命。有一天,她的儿子死去了,迦沙乔达弥痛心疾首,疯也似地,在市内找人救活儿子。後来她背著儿子的屍体,上山找到释迦牟尼佛,求佛陀施法,使儿子死而复生。佛陀指派她,先回城内收集一些芥菜籽,但条件是只收集没有逝者的家庭的芥菜籽,曾死过人的房子,其芥菜籽要不得。迦沙乔达弥一户一户的敲门,求取芥菜籽,却发觉每一户也曾有人过身。她最後悟透了死亡乃是人必经的阶段,而所有家庭都有家人死去,便把儿子的屍体带上山,一把火烧了,跟从了释迦牟尼佛出家。」

佛陀不采用说道理的方式,却利用亲身体验的方法,让迦沙乔达弥透过自身的经历和感知,去了解和接受死亡。如我们身边的人同样不接受死亡,不妨请大家跟他分享这个故事,让他明白不接受死亡等同执意追求一种不存在的东西一样虚妄。

shutterstock_1948134058-resize

三、如何处理好死亡?

如果病人能够面对死亡和接受死亡,便不会再花尽所有心力去挣扎求存,而可变为较安然的去面对和处理好死亡。这可分为三方面:

  • 实际方面
  • 心灵方面
  • 肉体方面

实际方面

我们不应等到最後的时刻才去为死亡做準备。大家可以想像:在混混乱乱、仓仓惶惶的情况之下,怎会做到恰当和明智的决定呢!

我们事前可有不同的準备,包括设立:

  • 预设医疗指示 (advanced directive):用於提早订定自己在垂危时刻所愿意接受或拒绝的医疗安排
  • 持久授权书 (enduring power of attorney): 用於授权家人在自己失去管理自身能力的时候作出适当的财务安排
  • 订立遗嘱 (will): 用於自己身故後的财产安排
  • 提早决定身後事如何安排

(详情请参考「法律事宜」章节)

及早安排各项事宜,其共通的好处在於:

  • 确保怎样医疗、怎样办丧事,都能符合自己的意愿;及
  • 免却家人或照顾者作出困难的抉择,难为了他们。

shutterstock_2025602153-resize

心灵方面

在灵性方面,病人可以考虑以下:

  • 适时减少尘世俗事,好让自己有更多时间和自己相处、沉淀和处理自己的思想;
  • 覆检自己的人生,可曾有甚麽未完的心愿,并尽量在可预见的时空把它完成。例如到访一个憧憬已久的地方、见證儿子结婚等等。同时不要太介意会麻烦了别人,要把心愿告诉亲人,让他们陪你完成心愿。这会为大家都创造美丽的回忆;
  • 覆检有否尚未处理的尘世亲情俗事:亏欠别人的,及时致歉,解寃仇,重建关係。人一生不免做过错事和坏事,宗教上的忏悔是很有帮助的。至於需要感恩的,更应及时表达爱与谢意。临终前有机会道别及处理好哀伤,对人对己都是重要的。简而言之,我们应尽量不要在离世时留有太多的遗憾;我们应把握机会,完成五道人生:
    • 道谢
    • 道爱
    • 道歉
    • 道谅
    • 道别

 

最重要的是处理好我们的心,务求安时处顺,不违天道。缘聚而生,缘散而灭,一如四季变化,这是自然的法则。具体来说,我们可透过修行来建立正知正见,提升认知和心理质素,用道理去转化感情,而不能容许由悲情去操控我们的理智,为情绪所束缚。

 

shutterstock_1047248293

肉体方面

现在医学已能够有很多方法去管理痛楚。
(详情可看「痛楚管理」章节。)

病人首先要深刻的检视自己的真实取向——要问自己是否属於不惜一切都要奋战至最後一刻也不放弃的人,包括愿意使用最新或最进取的科技以维持身体各部分的功能?是否属意在多次抢救之後情况再恶化仍继续进行电击、心肺复甦等救治方法?须知道病情到了某一个阶段,这些方法除了徒劳无功之外,还会引致什或增加病人的肉体痛苦。

如果病人理解死亡是生命中必须面对的一件事,到死亡来临的时候安然接受,那可省却不必要并痛苦的最後挣扎。而更重要的是,病人要预早清楚告知医生和家人,以避免到时因大家不了解他的意愿而一筹莫展,费煞思量。

然而,如病人属於要战鬥至最後一刻那类型,那也绝对没有问题。自己的生命自己决定好了。

shutterstock_214812829

 

第三部分——照顾者如何帮助病人了解死亡、接受死亡和处理好死亡

如何帮助病人了解死亡?

有些人因为极为惧怕死亡,便连想也不敢想,更遑论讨论或了解。但是如果不了解,又如何能够接受呢?

作为病人的照顾者 (照顾者可以是配偶、子女、朋友或义工),我们的责任在於从旁协助,加以引导;要诀是一定要有同理心,不宜直率或语带批评的否定病人的感受,例如说:「你唔好咁怕死啦!」或是「你搞掂晒你啲身後事未?」这样非但不能帮到病人,还只会令他反感、伤心,觉得无助。

以下是一些可以参考的说法:

-「哦,你害怕死亡,那非常正常啊!係人都惊㗎啦,包括我。」(建立共同的立场)

-「有时我都谂吓係人迟早都会死㗎啦,咁我又会点做呢?我谂第一就係搞清楚啲遗产,唔好麻烦到人或搞到家嘈屋闭。我就谂实..........你从来有冇谂过啊?」(引导他去思考,提醒他要做些实际安排)

-「我最担心边个边个,因为佢咁倚赖我。」(由抓住他最著紧的东西开始,由浅入深,提醒他要为心爱的人和事着想)

(如果病人是教徒)「你估将来我哋会唔会喺天堂见面呢?又或者喺天堂嘅时候,大家个样会唔会唔同左,会唔认得彼此?」(间接的接受死亡。由实际的事物开始,带领到灵性的讨论)

就算病人当其时对我们所说的完全没反应,但其实种子已是撒下了,他閒下来的时候自然而然会一一思考。到他愿意与你分享他所想的,你便可趁机继续攀谈下去。当然攀谈是要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就是大家都要是平和的,千万不要有任何勉强的成份。

2028148337

如何帮助病人接受死亡?

信仰的追寻

有宗教信仰的病人,通常是较容易接受死亡的,因为他们对死亡之後自己会发生什麽事有一定的概念——例如基督教徒就相信自己会升天堂;而佛教徒就会轮迴。

作为照顾者,可以在适当时机试探病人可有意欲去多了解某一个宗教;有的话便替他安排。医院的牧灵服务部门可提供相关的协助。如果病人有所犹豫,便可安慰他说:「听听无妨,又不是听了就一定要相信,一切随缘好了。」

衍空法师告诉我们他早年到南朗医院做义工时,曾遇见他小时候家中的花王叔叔。叔叔那时的癌症已经到了末期,他告诉法师他本来的梦想是储够积蓄便退休回乡过一些好日子,特别是想和同乡一起「撑龙船」。但如今患了癌症,所有愿望都变成无望,既遗憾亦不甘心。花王叔叔并没有任何宗教信仰,已经信佛的法师便问他可有兴趣多了解佛教,更鼓励他多念念阿弥陀佛,花王叔叔欣然接受。及後,当他慢慢相信人在死後仍有後世 (after life),他便觉得他找到了「出路」,最後可安然的离去。在香港有不少人是在临终前「皈依」的,可能是因为在中国人社会,很多人从小便有机会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佛学佛教 (例如,我们日常用语中也掺入了不少佛教义理如「现身说法、一尘不染、三生有幸、镜花水月、心无掛碍」等等),所以有一定的熟悉感。

病人在离世之前找到宗教信仰,有助他们走得较为安然,而爱他的家人亦较为心安心宽。

有些人在早年做了很多坏事,到晚年会害怕死後有报应,会被打落十八层地狱。的而且确在佛家的角度来说,人的罪孽深重,特别是作了大恶的人,在死前的思绪会极为混乱,在脑海中会浮现很多可怕的情景。作为照顾者,那时候可以做的,唯有叫他忏悔、多念南无阿弥陀佛、念诵《地藏经》(地藏法门又称忏悔法门,是专以忏悔罪业为修行的重点) 等等以期减轻罪孽,还应祈愿阿弥陀佛接引得生极乐世界。

1591871380

帮助病人建构人生意义

有些病人并没有任何宗教信仰,觉得死後只有虚无或一片空白 (人死灯灭)。或是觉得自己整个人生没有任何或太多价值,因而感到悲凉、无奈和迷惘。如觉得自己的人生没有任何意义,那是非常悲惨的。

作为照顾者,我们可以从闲谈中帮助病人建构其人生意义,例如:

「你都几好呀,凭自己一个人养大几个仔女,个个都好生性。/你份人咁好,艰难时期都好肯帮人,周围啲人都好锺意你。/你辛苦左几十年都好值吖,事业上咁成功,栽培左咁多人。」(跟他谈及他的往事,看看有什麽是他觉得值得骄傲的。)
如果是自己的父母,可告诉他你是如何在他们的荫庇和培育之下长大和建立自己的美好人生,并衷心致谢。如果病人有什麽自责或遗憾的地方,便尽量开解他,处理他的负面情绪。例如说:「你後来也向他道歉了,他不会再介意的了。」

我们应该做的,是帮助病人整理他的人生、建立美好的回忆,协助他建构 生命的成就感 (sense of fulfillment),使他聚焦或重新聚焦在正面的人、事、物之上,从而诱发正能量,好让他在临终前有一个平和健康的心态,即是正念。依佛家所说,健康的心态对临终的人来说是举足轻重的,可令他较安然的面对死亡。

如何帮助病人处理好死亡?

正如上文所说,人在离世之前的心灵状况取决於两个因素:

一、他一生做的业:即他一生中做过的好事、善事、令他满足的事。的而且确,如果一个人一生做过太多坏事,他的心灵必不宁静。

二、他临终前的一念:如果病人在离世前 (或之前的一段日子) 想的都是好事和善念,那麽他心灵自必祥和。

到死亡来临之际,「善心死」和「不善心死」是极不同的。前者命终状态是想著做过的好事,别人也想著他做过的好事;思想是正面的、心态是健康的;那氛围是安详、慈悲和感恩的,也令人向善。人心安乐了,肉体也就没那麽辛苦。相反,一生囿於贪瞋癡者 (贪是贪心;瞋是仇恨、癡是无知),临终时的画面会很混乱,在仇恨苦恼中挣扎,是很痛苦的。

照顾者如果能帮助病人在心灵上作好準备、积聚正念,那麽病人离去的时候也是安祥的。就算是病人临终前已不能说话甚至张开眼睛,亲人依然可在他耳边告诉他他们是如何的爱他;亦可诵经令他感到平安有依靠;我们相信病人是依然能够接收到的。曾经有科学研究指出,在病人耳边念诵南无阿弥陀佛,相对没念或念其他语句的,从他们的脑电波可以看得出,获念诵南无阿弥陀佛的人的脑电波,明显的与其他人的有分别,是较为安祥的。

shutterstock_1046304274

 

第四部分——珍惜生命:死亡之前如何活出美丽的一章

上文谈到如何了解死亡、接受死亡,及处理好死亡。在安顿好以上之後,便可坐下安然的想想,馀生还有一些时间,虽然不知长短,但实属珍贵,我们应该和可以怎样好好利用它呢?现在让我们讨论一下珍惜时光,珍惜生命吧。

作为照顾者我们应该鼓励病人活在当下,并和他一起活在当下。

虽然病人患了癌症,但没有人知道死亡会在那一刻降临——它可能只在转角,但亦可能还在远方。与其把自己困在无边的恐惧中,不如放开怀抱、活在当下。不止要「活在当下」,还要「活好当下」。

生命很重要,没有生命就没有机会做任何事;而生命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是有限的,亦无常的。故此我们没有许多空间去频频犯错,也没时间让我们苟且渡日。我们不可流失太多机会,而是要把握最後机会去做令自己快乐的事,或是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

如病人觉得来到世上走一转,总该遗留一些好的东西。那我们便该把握机会与他一起去关怀别人、与别人分享自己所有的;这就是布施。布施可以包括分享财物、捐赠予有需要者。如果病人是想这样做,照顾者应该替他筹谋。西方的概念亦有遗赠世人的传统 (legacy)。

shutterstock_1012094260

第五部分——给照顾者的话

照顾者不断去照顾病人,那麽有谁来照顾他呢?他又应如何在失去亲人的恐惧中自处呢?

从科学的角度看,照顾者应了解死亡的过程,这有助我们透过明白了解去做好心理準备。若我们懂得甚麽是死亡的客观现象,我们较易明白和接受自己爱的人将要离去的时间已不远了;而在这一天来临之前,我们应尽最大的努力照顾他、爱护他。

作为照顾者,也要学会体谅和了解 —— 体谅的不单止是病人,也包括自己;我们个人的能力有限,总不可过度苛责自己或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在了解缘生缘灭的局限的同时,要常存感恩的心,这正向的心理状态,对自身健康尤为重要。

到终极的一天来临之时,我们可以忧伤,因为伤心是正常的、合理的。但我们不要过度悲愤,亦不可任由哀伤淹没我们的一切、甚至摧毁自己 (和自己家人) 的健康和人生。要尽量保持起居生活正常,让时间慢慢去消化和处理忧伤。生命会缘生缘灭,情绪哀伤也如是,正所谓没有下不停的雨。建立健康的情绪丶心境和态度,才可不再执著於「我」而迈向放下得自在。

面对生、老、病、死的现实,了解人生的短暂性,那麽我们平日可以怎样修行呢?未信佛的人,就从学佛开始吧!已信佛的人,就该时刻修行,实践持戒 (守规矩戒律,止恶生善)、布施 (慈悲为怀,予人快乐,拔人痛苦) 等等,并学习佛法僧三宝。

用简单的话来说,我们要发愿和力行,即要发善愿,许善心,行好事,嚮往好的事物好的世界,并要时刻以此为念及付诸实行。有好的愿力 (订定目标愿望)、念力 (专心一意,用功铭记,维持正念) 和善念 (怜悯体谅助人),自会有具大修行的人来眷念你,帮助你。

选择是很重要的,我们做事要有方向、有计划、不浪费时间,才可给生命赋予意义,活出「生如春花之绚烂,死如落叶之静美」的多彩人生。

1210858966

 

第六部分——结语

面对生死,我们要处理的是我们的心,由关怀我们的心开始,学习不执迷於「色身」的物质层面。培养智慧觉醒之心去分辨那些是不能改变的事实,那些是可以改善和优化的情况。培养慈悲之心,以播下善的种子,把握生命,广结善缘,这样才可以达到生死两相安。

让我们珍惜生命此刻,明白和接受自然法则,心无掛碍: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閒事掛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於2021年5月定稿)


166088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