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性分享

 

楊美雲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香港防癌會執行委員會委員

 

訪問:王榮珍女士

 

資料整理:廖莉莉女士
                  穆斐文女士

 

photo_rebecca yeung.JPG Janet Wong.jpg

 

 

簡介:

面對逆境(例如患上患疾)很多人都會從靈性或宗教角度作出反思。

 

楊美雲醫生是一位天主教徒,亦是腫瘤科專科醫生,多年來曾和很多癌症病人同行。在這篇訪問中她和我們分享她的感受,包括當一個人面對患疾,宗教如何能夠提供一條出路。

 

第一部分——什麼是靈性
第二部分——理解患病背後的理由
第三部分——尋找生命的意義
第四部分——宗教為面對死亡提供的出路
第五部分——試試用另一個角度來看同一件事
第六部分——如何善用未來的日子

 

第一部分——什麼是靈性

王:Rebecca,非常歡迎你。

我們今天這個訪問是非一般的訪問——我走訪過多位癌症專科醫生,都是為大家解釋醫學上的問題。但是今天我們不談醫學,反而想探討一下面對癌症時靈性方面的問題。多謝你抽出寶貴的時間。

楊:不要客氣。事實上雖然我們都是天主教,亦是追隨同一位神父,卻從來沒有機會詳談。今天我們可以一同探討這個非常有意義的課題。

王:你對靈性有什麼看法?怎樣看死亡?如果我們將兩者放在一起,靈性能否幫助大家更好地面對死亡?令分離沒有那麼痛苦?

楊:靈性的英文是Spirituality,對有宗教的人士來說,靈性很多時等同宗教。但對於沒有宗教的人士來說,靈性可能是尋找生命的意義。

或者狹窄的一點來說,在患病的時候病人會常常思索事情 (即患病) 背後的意義——即是「為什麼?」(why)。病人會問為什麼我會患上這個病?我這個人一生不作虧心事,為什麼要受那麼多的痛苦?死亡之後我又會去那兒等。病人亦可能覺得上天對自己非常不公平。

例如我見過一位病人,他是一個非常勤奮的人,一心打算在退休後便和太太環遊世界,展開人生美麗的一頁。偏偏退休後便患上了末期癌症,所以覺得異常憤恨。

這通通都是「為什麼?為什麼?」。

如果病人怎麼想都不能接受,那麼就越加痛苦,更無法達致平安的心態,這對於自己和愛他的家人都是很大的折磨。

王:明白理解和接受是非常重要的,否則病人不斷糾結於這個「為什麼?」便很難得到安然。我想和你分享早前我訪問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的衍空法師時,討論到有關「靈性」的定義:

“Spirituality is the desire and ability of a person to strive for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oneself in the universe. With this deeper understanding, a person would be in a better position to establish value and find meaning in life, handle difficult situations and develop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with oneself and others. "

(中文譯本)

靈性就是一個人有意願和能力去尋求自己於宇宙間的深層意義。當他了解到這種深層意義之後,他就更能夠建立自己的價值觀和找到生命的意義、面對困難的處境,並與自己和他人建立一個更諧和的關係。

shutterstock_338259794

第二部分——理解患病背後的理由

王:所以如果病人在「微觀」上能了解並接受疾病,「宏觀」上能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那便可以較為安然的面對死亡。

楊:是的。

首先是病人會想:我為何會有這個病?

其實,人老了便會病這個道理是很簡單的,但發生在自己身上或是自己親愛的人身上時卻是很難接受,所以會有掙扎和痛苦。

但我還是覺得困難歸困難,大家都應該盡量理性地去接受這個現實——接受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然」(certainty)。雖然接受時是非常痛苦,但一旦接受了,痛苦的情緒就會像冰山般慢慢溶解,隨著時間可以一點一滴地找到安然。

shutterstock_1404271826

以前我遇過一位年青的男性病人,他患有鼻咽癌,辛辛苦苦的治療了一年算是痊愈了,偏偏之後發生了一種非常罕見的感染,令他四肢癱瘓。這在醫學上是很罕見的,他真是非常非常的不幸!在醫院裏我們所有同事都非常同情他、擔心他,覺得這真是塵世間極大的苦難,不知他可以如何面對。但隨著時間過去,大家卻意外地發現他是出奇的安然、沒有埋怨醫療人員,亦沒有對上天感到憤慨。後來同事告訴我,原來他以前曾經做過一些為非作歹的事,傷害了無辜的人,所以他覺得發生在他身上的不幸不是不合理的;甚至可以理解為一種救贖。我想這就是他接受了患病背後是有一個意義。

而由於他接受了,他便不再感到憤慨和不甘心,心靈終於找到了安靜。

王:我記得我曾經看過一篇文章,是訪問基督教的盧惠銓牧師。裏面他提到在神學上有五種「理解向導」,分別是:

磨練觀——這就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當事人會把苦難、疾病和生離死別看成為是上天給他們的考驗;

懲罰觀——這就是做錯了事便會有後果,例如年輕時非常放縱、不斷吸煙喝酒,引致肝癌;

孽緣觀——這就是以前或是前生做過什麼壞事,之後或今生需要償還;

自然觀——有點接近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認為生、老、病、死是最自然不過的,不應執著;及

奧秘觀——這種想法就是不作猜測,不需辛苦尋找一個理由,就是世間上有很多事情都沒法解釋,也不需要強求一個解釋。

我個人較接近「奧秘觀」,我見過品德優良的人,也從來沒有壞的生活習慣,依然會患癌症,完全是基因的問題。

每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們需要尊重。不過無論病人認為他患病的理由是什麼,只要他自己理解和接受了,便能安然面對。

shutterstock_130552994

第三部分——尋找生命的意義

楊:一般來說,年老的病人對患病的接受能力是較高的;要年青的病人接受就很困難。

王:這是非常合理的。

不過我認為生命的意義不應該單靠「長短」來衡量,而亦應該靠質素。這就是我們常說的 “quantity versus quality” argument (質與量)。如果一個人一生從來沒有愛過人,亦沒有人愛過他,甚至是眾叛親離,那就算他的生命多長也不能說是美好。相反,如果一個人是對社會有貢獻,一直和相愛的家人愉快生活,那麼就算不是那麼長壽,我也會認為他的生命是美好和有意義的。

我曾經有一個朋友,她在60多歲時患上第四期癌症。我聽到這消息時非常震驚,當我鼓起勇氣打電話去安慰她時,竟然發現她的情緒非常穩定。她安慰我說:「如果一個人六十餘歲便走,就真是好像早了一點,我也覺得非常不捨得。但回望我一生,上天都給了我很多美好的東西,我實不應再抱怨。如果上天覺得已到我離開的時候,我亦都會尊重。」我聽了非常感動。

所以我的啟悟就是:如果有一天生命將要完結,與其對它的消逝感到怨憤,不如慶幸曾經有過美好的一生。

楊:你的朋友的確非常豁達,但不是很多人能夠做到這樣。人面對死亡的態度是由很多因素形成,包括他個人的經歷。如果病人無論如何都「睇唔開」,我們也應該尊重和理解。

王:絕對同意。

以上我們談了很多關於接受死亡,或者現在我們談談生命的意義?

楊:生命的意義在面對死亡時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一個人覺得自己一生一無是處、渾渾噩噩地便走到生命的盡頭,那是非常悲哀的。相反,如果一個人能回望自己一生都覺得非常有意義,「對得住人又對得住自己」,那麼即使是要離去,也是可以接受的。所以我們鼓勵病人和家人一起做生命回顧,例如製作一本相簿,把大家所有的快樂的時刻都記錄下來。那可以令病人感到自己生命很有意義,同時亦為親人留下美好的回憶。用英語來說是 “fulfilment”,以中文來表達可能是「圓滿」。

shutterstock_1388216570

第四部分——宗教為面對死亡提供的出路

王:我們都是天主教徒,理解我們於這個塵世的生命,只是在「整體」中的一個小部分。永恆是在死亡之後,永恆是在天國。

我不是勸大家要有宗教,只是想指出若病人有宗教信仰,在面對死亡時可能較為安然。

楊:這是因為在宗教裏,我們尋找到三個很重要的元素,就是愛 (love)、希望 (hope)和信心或是交托 (faith)。

因為你覺得你愛天主而天主亦愛你 (這就是愛);根據教義你在死亡之後將會得到更美好的永生 (這就是希望);而你對你的宗教是絕對信任的 (這就是信任或是交托)——所以你便能夠得到安然。

我不太認識其他宗教,但是了解很多時它們都能夠為人提供在死亡後的一個出路,令大家有盼望而不再恐懼。

王:本冊載有另一篇訪問衍空法師的文章,是從佛學的角度看生死。讀者如有興趣請參考「佛眼看生死——如何做到生死兩相安」章節。

 

第五部分——試試用另一個角度來看同一件事

王:作為一個癌症醫生,多年來見盡生離死別。有什麼可以和我們分享嗎?

楊:面對親人離世的痛苦是必然的和不能避免的。這一點我非常理解。但是離世的親人也不想我們過度傷心,影響正常的人生。

雖然是老生常談,但是時間真的是最好的治療。在悠悠的歲月裏,我們的眼淚會慢慢減少,傷心會逐漸被懷念所取代。

而如果我們能夠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親人的老、病、死,也可能會慢慢令我們釋懷。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故事。

數年前我媽媽患上了腦退化症,現在已經嚴重至不能認出我或是其他姊妹,對很多人來說,這實在是令人非常傷心的。但我現在會這樣想:雖然她患了這個病,什麼能力都失去,但起碼她不再需要再面對死亡的恐懼,每天便像是一個嬰兒般快樂生活。當我們姐妹攬抱她時,她的臉龐會綻放出快樂的微笑。

有些人可能覺得她現在的生命沒有認知、沒有靈性,已完全沒有意思,但是我卻覺得這是上天的安排並深具意義——如果她一直是健健康康而忽然離世,那種傷痛可能是我們姐妹都不能承受的。現在這段日子可能是上天給我們一個「軟著陸」,既給我們機會回報媽媽照顧我們的劬勞,亦可以把失去她的過程「攤開」,不至於突然發生那樣令我們無法接受。

不是跳崖,而是慢慢走下山坡。

所以對於痛苦的照顧者來說,我也希望他們能從另一個角度去看。

一個情況就是如果疾病已令所愛的人痛不欲生,那麼死亡便是一個好的解脫。世間上是沒有人不死的,勉強地用盡所有侵略性的醫學技術去強留病人於人世,只是延長他「瀕死前的痛苦」(extending pre-death sufferings),而不是延長生命 (extending life)。

王:所以我覺得紓緩治療是一個好的選擇,我們不希冀勉強延長痛苦的生命,而是希望病人能夠安然地離去。

shutterstock_1071252569

第六部分——如何善用未來的日子

王:那麼在了解和接受死亡之後,病人應該怎樣好好善用未來的日子呢?

楊:病人應該想一想,自己有沒有需要做而還沒有做的事情,儘快和妥善去處理。相信這本手冊會談及所謂「五道人生」——就是道諒、道歉、道謝、道愛和道別。

王:是的。與其恐懼、不甘或是憤怒,不如安然接受和盡量以矜持的態度走完人生的歷程 (walk towards the end with dignity and grace)。

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從已過世的狄恆神父身上得到的啟發。

狄神父於2018年初開始病重,到2018年中他便長住醫院,直至12月離世。在醫院時,只要是他的身體情況容許,他每天早上都在病房中做彌撒,參加者是他以前的學生和教衆 (包括我在內)。除此之外,如果有人想見他,和他訴說心事或討論如何解決難題,他都欣然答應。對他來說,作為一位神父,只要是一天活著,就要一天做「牧者」的工作。在這段日子他的安然和平安令我深受感動。

我以前是從來不相信有人是不怕死的,現在我終於相信了。

楊:你和神父的相處對你的靈性很有啟發。

王:從他的身上,我了解到面對死亡並不需要太過恐懼和難過,反而應該善用每一天的生命,做自己應做或想做的事。

一個人出生是沒有選擇的,一個人離世也是沒有選擇的,但我們卻可控制在人世間的歷程,做有意義的事。而這個原則不應因為生命將要完結而有所改變。

楊:所以外國人有稱追思會是「生命的慶典」(celebration of life),就是親人離去,雖然不捨但也不要極度傷心,所謂「哀而不傷」——不要怨憤和不甘心,而應該為他曾經有那美好的生命而覺得安慰。

王:非常感激你今天和我們作出這麼多的分享。

楊:不用客氣。

 

(於2020年12月定稿)


shutterstock_1685782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