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死亡?——從失去存在到追尋意義

 

王榮珍女士
陳寶琼女士
胡寶玲女士

 

鳴謝:

謝建泉醫生
生死教育學會創會會長
前伊利沙伯醫院臨床腫瘤科顧問醫生

釋衍空法師
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高級院士

康貴華醫生
精神科醫生

沈茂光醫生
香港天主教教區醫院牧民委員會前主席

楊美雲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香港防癌會執行委員會委員

盧惠銓牧師
香港醫院院牧事工聯會總幹事

周燕雯教授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系主任

廖進芳女士
香港老年學會顧問護師

李周翠娥女士
香港防癌會/賽馬會「攜手同行」癌症家庭支援計劃項目主管

 

謹此衷心感謝他們的啟發和指導。

 

 

 

Janet Wong.jpg Po King Chan.jpg Ms Wu.png

 

 

 

簡介:

癌症之所以如此可怕,是因為它會令人聯想到死亡,而死亡又為何如此令人難以接受?一個理由可能是因為它代表一個人不再存在。本文的目的是利用一個綜合的視角,匯聚多位專家向我們闡述從不同觀點(特別是存在主義心理學觀點),可以如何透過追尋生命意義來戰勝生命本來是有限的痛苦——克服對失去「存在」的焦慮和恐懼。

 

第一部分——引言
第二部份——不同人對死亡的焦慮和恐懼
第三部分——如何幫助病人化解關於「自己」的憂慮
第四部分——如何幫助病人化解關於「所愛的人」的憂慮
第五部分——結語
附件——「贈予」
附件——「以生命影響生命」

 

第一部分——引言

一位朋友曾經問編者:「你編寫這本書的目的是鼓勵癌症病人和照顧者,在治療路上提供支持,減輕他們的憂慮,但本書卻包含了不少關於死亡的論述,是否有違你的初衷呢?」

編者經過仔細思量,還是決定就死亡的課題提供較詳細的闡述,因為了解和接受死亡並不代表失去求生的熱情,反而是希望讀者經過深思熟慮之後,能平和地接受死亡是人生旅途必會經歷的事,因此應未雨綢繆,作好準備,以免在生命臨近結束時感到慌亂和無所適從。這猶如健康的人定期去做體檢,防患未然,一旦發現問題亦能及早處理。

我是一名天主教徒。在我籌備這本書的早期階段,便已打算邀請專家和朋友,從天主教、基督教和佛學的角度探討死亡的意義。其後我一直在想:對於那些沒有宗教信仰的病人來說,我們可以提供那些思考角度呢?

有一次,當我諮詢資深精神科醫生康貴華時,他向我介紹了由當代心理治療學大師,美國史丹福大學精神病學教授歐文.阿隆 (Irvin D Yalom) 的經典著作《存在主義心理治療》(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1。細閱之下,我發現存在主義的角度給我很大的啟發,可與其他宗教的理論互為補足。存在主義心理治療學提供了一個非常有用的框架,協助面對困惑、恐懼和孤獨的病人去理解焦慮的含義,從而自我反思、體驗和重建生命的意義。

病人去思考和理解死亡並不等如不進行積極治療。

放下,並不等於放棄。

安然,並不等於認輸。若能以坦然的態度面對治療,是否比惶恐和忐忑不安更好呢?

本文的目的就是利用一個綜合的視角,匯聚多位專家向我們闡述存在主義心理學、天主教、基督教和佛學的觀點,說明我們——包括那些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士,可以透過追尋生命意義來戰勝生命本來是有限的痛苦,克服對失去「存在」——死亡——的焦慮和恐懼。

shutterstock_338259794

第二部份——不同人對死亡的焦慮和恐懼

死亡使人承受身心靈的巨變。人們大都害怕死亡,這幾乎是人類普遍共有的感受,只是不同人對死亡的來臨會有不同程度的焦慮和恐懼。

人從嬰兒時期發展到幼兒階段,便懂得從鏡子的反影中知道那是自己,從這一刻開始便以「我」為中心探索世界。在成長過程中,對自我的觀感和形象構成了「自我存在」的意識。所以當死亡的可能性從遙遠的水平線冒起,病人便聯想到自己有一天不再存在的事實,這否定了他一生的認知,使他感到恐懼和震撼,而晚期病人的情緒尤其脆弱。


從佛學角度來說,死亡是一種「苦」,所以人們害怕死亡是正常的表現。從西方存在主義心理學的角度而言,面對「我的死亡」是一種極端的邊界處境 (boundary situation),其驅動力足以使人的生活產生重大的變化。存在主義心理學認為每個人的生命過程都是充滿未知,正因為有各種改變的可能性和難以預測的特性,容易令人感到迷失和焦慮。另一方面,我們的生命經驗都是獨一無二的,這種無可取替的獨特性會使人感到孤獨,但也正是這種存在的孤獨感給予人動力,審視自己和進行反思,開始尋找和體驗存在的意義,而通過人所擁有的自由,為自己的生活方向作出選擇。

shutterstock_725853139

阿隆教授在《存在主義心理治療》一書指出,人的生命面對四大終極的關注 (ultimate concerns),這包括:無可避免的死亡 (inevitable death);存在的孤獨 (isolation);無意義 (meaninglessness);以及自由與責任 (freedom and responsibility)2。透過對這四大議題的探討,該書深入分析失去「自我存在」的恐懼,提供空間讓人們思考以至更新生命的意義,從而幫助他們克服面對死亡的負面感受。

阿隆教授引述在1961年美國發表的一個大規模的調查研究結果,發現人們在面對死亡時感到焦慮和驚恐,是基於以下原因3

  1. 我的死會造成親友的悲痛 (My death would cause grief to my relatives and friends);
  2. 我所有的計劃和構想都結束了 (All my plans and projects would come to an end);
  3. 垂死的過程可能很痛苦 (The process of dying might be painful);
  4. 我再也不能有任何經歷了 (I could no longer have any experiences);
  5. 我再也不能照顧我撫養的人了 (I would no longer be able to care for my dependents);
  6. 我擔心如果死後有另一個世界,我會遇到什麼事情 (I am afraid of what might happen to me if there is a life after death);和
  7. 我擔心自己死後的身體會怎樣 (I am afraid of what might happen to my body after death)。

上述七個憂慮反映人們害怕死亡的普遍原因,仍然適用於現今的社會。當然,影響個人對死亡看法的因素非常複雜,因應病人本身的個人經歷、信念以至人生觀而有所不同。

shutterstock_681346432
基督教神學對生死的課題又有什麼回應呢?香港醫院院牧事工聯會總幹事盧惠銓牧師曾指出,就死亡的觀念而言,在基督教神學上有五種理解的向度,分別是:

磨練觀 (上帝以這些經歷磨練我們);

懲罰觀 (曾經作惡故今天受苦);

孽緣觀 (以前或前生做過壞事,日後或今生得到報應);

自然觀 (生老病死是自然定律);和

奧秘觀 (沒有人能參透上帝的作為)。

作為牧者,盧牧師認為哪個向度在哪些情況下能幫助人是沒有定論的。他會先聆聽對方的經歷,然後引導他們反思自己的想法,希望能幫助他們獲得正面的力量繼續生活下去4。 照顧者幫助病人探討生死意義的課題時,也可以參照這個方法。

借鑑上述七個憂慮原因為藍本,下文第三及第四部分將會作進一步闡述,從癌症病人的想法探討他們的憂慮,並提出一些建議,旨在協助照顧者討論這個話題。照顧者可參照盧牧師的方法,先聆聽他們的感受和想法,然後引導他們思考,從死亡連繫到人生價值和意義的探索。由理解、接受以至釋懷的過程有助病人,為有一天必定到來的死亡作準備。綜合來說,困擾病人的大致可分為兩種憂慮——第一類是關於「病人自己」;而第二類就是關於「病人所愛和重視的人」。

 

第三部分——如何幫助病人化解關於「自己」的憂慮

1. 我從來沒有想過我會離開這個世界

與病人探討死亡的課題時,自然定律是一個比較容易入手的角度。

中國人常言「草木榮枯自有時」,是源自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一句詩「草木本無意,榮枯自有時」5 。從花草樹木的茂盛和枯萎,可見宇宙萬物盛衰的發展是自然定律,這是既定的事實,非人力可以改變。花草樹木本身是沒有什麼想法的,茂盛和枯萎都是各有時令,跟隨自然的規律。

天主教和基督教的觀點又如何呢?聖經《傳道書》所載的,也與「榮枯自有時」的觀念不謀而合:「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

我的生命導師、已故狄恆神父 (Father A. Deignan) 曾經說過:“It is natural that we will try our best to cure our illness, to cling on to life – but at the end we need to accept that life is finite and death is a certainty. Hence we should accept death as a matter of principle and then try to make the best out of our lives.”

(中譯:我們竭盡全力去醫治疾病和依戀生命是很自然的反應,但最後我們仍須接受生命是有限的,而死亡是必定來臨的事實。因此,我們原則上應接受死亡,然後努力活出最好的生命。)

致力教導人們在生活中實踐佛法的一行禪師在其著作《你可以不怕死》深入探討死亡的觀念。他指出:「對許多人而言,我們最大的痛苦都源自於來與去的觀念。我們以為自己心愛的人是從某個地方來的,而現在已經離開,到另一個地方去了。」6

然而,他認為死亡並不存在,因為事物永遠在延續著,猶如天上的雲沒有生日和死期一樣。他是如此描述雲誕生的景象:「未生之前,它是海裏的水。或者它本來在河裏,後來變成了水蒸氣。它也可能是太陽,因為陽光製造了水蒸氣。當時風也應該在場,是它幫助水轉換成了雲。雲不是無中生有的,不斷在變化的只是形式罷了。」7


根據一行禪師的分析,事物的消失只不過意味著另一種形式的呈現。生、死、來、去只是我們因既定概念而產生的幻象,也就是我們感到痛苦的原因。若能洞察萬事萬物皆是不生不滅,無來無去,我們就能如「重生般」地掌握和享受當下的人生。

有人喜歡將生命比喻為一趟漫長的火車旅程,我們在途中遇到不同的風景,在不同的車站會有不同的旅者上車、下車。他們可能是我們的父母、子女或朋友,但不是每個人都會與我們一起到達目的地。我們可以把握的是此時此地,善待在旅途上的同行者,珍惜與他們在路上的美好時光。


shutterstock_1149244511

2. 我所有的計劃和構想都結束了

什麼人能迴避死亡的命運呢?歷史上雄才偉略的人物如秦始皇和成吉思汗都無法倖免。

對於那些從工作獲得無限滿足感和自豪感的人來說,他們生活最大的樂趣可能就是工作,所以得悉患上重病時或會感到晴天霹靂。要接受結束工作的事實,病人便須體察到生命歷程的演進,在某個階段一切工作和責任都會結束,更可把機會留給年青人,給自己時間好好照顧身體。

人生的經歷和抱負亦並非局限於職場,往往牽涉對家庭的責任,例如照顧兒女,讓他們學業和事業有成,甚至為他們買樓投資,確保他們日後能過安穩的生活。但事實上,兒孫自有兒孫福,我們盡了責任便可安心,特別當子女已經成年,更應由他們來經營自己的人生。

照顧者除了引導病人學懂放手,還可藉著病人對家庭的貢獻,或工作和個人興趣的成就,助他肯定過去生命的價值,以及發現未來生命的意義。

當病人意識到自己或會在不久將來離開塵世,可能會想到還有一些需要完成但還沒有機會做的事情,因而感到遺憾和痛苦。作為照顧者,我們可嘗試了解病人未了的心願,盡力助他完成,例如知道病人希望兒子早日成家立室,但兒子和女朋友卻忙於事業。若照顧者能讓兒子明白母親的最大心願,立定決心籌辦婚事,便能藉一口新抱茶使母親的願望成真,讓她在養病期間體驗難忘的喜悅,留下甜美的回憶。

shutterstock_131419196

3. 垂死的過程很痛苦,包括失去自由

痛苦的感覺包括肉體痛苦、心靈痛苦、失去尊嚴和自理能力。

肉體痛苦——當代醫學的紓緩治療提供許多方法,協助患有持續惡化和不可逆轉疾病的病人改善生活質素。專科醫生可以根據引起痛楚的不同因素,處方相應的藥物和使用模式,為病人度身訂造一個痛楚管理方案。此外,也有一些「非藥物」的治療方法可紓解病人的痛楚。故此很多由癌症引起的痛楚只要得到適當處理,是能夠有效控制的。

心靈痛苦——在於了解、接受和面對死亡。如果覺得死亡是生命歷程一個自然的階段,是人世間不變的定律,雖然有所不捨,但應有助減輕抗拒和痛苦的情緒。

失去尊嚴和自理能力——人在孩提階段之後一般便開始照顧自己,所以當病人在衣食住行各方面都依賴別人時會感到非常難受。在病情處於嚴重的階段,病人可能逐漸失去主宰自己身體的能力,甚至進食、刷牙、上洗手間都要別人協助,因而感到失去行動的自由,而需要別人照顧更是丟臉的事情。

其實人病了需要別人照顧是天經地義的事——例如我們父母患病時由我們照顧;到我們患病時由我們的子女照顧;還要感激專業的醫護人員。換一個角度來看,他人的照顧是對自己一種關愛的表現,我們應該欣然接受,同時感恩在人生最後階段仍獲得別人的關顧和幫助。若能抱持這樣豁達的態度,便不會過於執著個人的尊嚴,為喪失自理能力而感到苦惱不已。

shutterstock_588533888
4. 我感到孤單,生命也沒有意義

從存在主義心理學角度來說,每個人都是獨自進入「存在」的處境,同時註定要獨自離去。即使我們身旁有家人和朋友的陪伴,也沒有人比我們更了解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因為最終我們都是一個人去面對生命中的失去和死亡。

然而,正是這種孤獨感促使我們對自身的審視,激發我們思考和詮釋生命的意義,以及就未來的人生方向作出決定。面對這些病人的困惑,照顧者可以幫助他重塑或建構人生意義,包括整理過去的經歷,重現生命的成就感,建立美好的回憶,以至在未來的日子完成未了的心願。

我曾就生死問題請教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高級院士釋衍空法師,他談到如何在死亡之前珍惜生命,把握最後機會去做令自己快樂或認為有意義的事,例如把握機會去關懷別人、與別人分享自己所擁有的,這就是所謂「布施」。

(詳情請參考本書「佛眼看生死」一文。)

關於遺贈世人的傳統 (legacy),我覺得除了物質財富外,精神財富也是非常寶貴的。一本名為《滾蛋吧!腫瘤君》的漫畫集,就令人非常感動。該書的作者是在中國內地的人氣繪本漫畫家熊頓 (本名項瑤) 8。她在2011年8月確診患上「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自此開展了與腫瘤君鬥爭的漫長過程。住院期間,擁有花樣年華和頑強生命力的熊頓,以生花妙筆,用自嘲和風趣的方式展現治療的種種掙扎和感觸,其後在網絡和論壇上發佈,引發國內外病友和網友的熱烈迴響。

癌症摧殘了熊頓的身體,但沒有毀滅她的意志。她選擇了與讀者分享她那一段「無厘頭」的抗癌史,帶給人在痛楚裏看見希望和正能量。這些充滿神奇力量的漫畫成為熊頓遺留給世人的寶貴禮物。雖然她不幸於2012年11月去世,但她的抗癌經歷和積極樂觀的心態激勵了無數病人和讀者,其後這本漫畫作品亦改編成為電影和電視劇,引發觀眾對癌症的關注。熊頓選擇了以她有限的時間去創作和分享,就如眾多曾經為家庭、社會以至世界作出貢獻的人,他們的離去並非如「人死燈滅」。相反,他們遺留給人間的物質或精神財富,一直在照亮我們的心。

透過分享和遺贈,病人生命的意義得到昇華,也深化了與他人的聯繫,不再感到如此孤單了。

shutterstock_784675318

5. 我擔心如果死後有另一個世界,我會遇到什麼事情

患病的人對宗教信仰可能感到迷惘:「我接觸過不同宗教,聽到一些有關死亡的見解,但還是不太明白,不知是相信還是不信好?也不知道如果要信,應該信些什麼?我現在才追求宗教信仰,是否過於臨急抱佛腳了?」

人死了之後會到哪裏去?這個問題令病人感到惶恐和困惑。對於有宗教信仰的人來說,這個問題會較容易處理。天主教相信死亡是人在世旅途的終結。人在死亡的一刻將其一生呈報基督,接受審判,領受永遠的報應:或者經歷一個煉淨期;或者直接地進入天堂;或者墮入永罰。許多天主教或基督教教徒都憧憬死後到天堂去,與神和自己逝去的親人重聚。佛教徒則相信基於個人的業力而輪迴。然而,佛教其中一個重要的主張是慈悲,即使是作了大惡的人,亦可以透過懺悔和向地藏王菩薩求助消業滅罪。地藏王菩薩是佛教菩薩之一,發願救渡一切罪苦眾生,包括地獄的眾生。

病人在離世之前找到宗教信仰,會感到較為安然。若病人表示希望了解宗教,照顧者可向醫院的院牧服務尋求協助。

shutterstock_633524765

第四部分——如何幫助病人化解關於「所愛的人」的憂慮

1. 我的死亡會令親人和朋友感到悲傷

分離本身是痛苦的。死亡代表與相愛的人永遠分離,因此非常痛苦。

照顧者可與病人探討,如果他有一天離世,愛他的人必定會非常傷心,這是我們可以預計的事實。因為如果從來沒有相愛,那麼便不會傷心。越是相愛,分離便越感到痛苦。

我們會因為失去摯愛而感到傷痛,但是否會因為害怕離別的傷痛而選擇不去愛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為只有通過愛人和被愛,我們才可以經歷圓滿和值得珍惜的人生。

另一方面,當一個人離世後,並不等如一切關係都結束,因為消失的只是軀體,在別人心中,與他共渡的美好時光將常存於心。

一行禪師從他喪母的經歷,說明本性是不生不滅的觀念。現象的熄滅,為的是讓另一個現象能夠生起,因此滅絕和死亡只是一種概念。在禪師的母親去世之後,禪師曾經痛若了一年多,但在某一天的深夜夢見了她,愉快地與她並坐交談,猶如從未失去過母親。他說:「我突然領悟到,喪母只是我的一種概念罷了。那一刻我才明白,母親是永遠活在我體內的……每當我的腳接觸大地時,我便深刻地感知母親仍然與我同在。我發現這副身體不是我一個人的,它也是我母親、我父親、我的祖父母、我的曾祖父母以及列祖列宗的延續。我看見屬於『我』的這雙腳,其實是『我們』的腳。我和母親在這片濕地上共同留下了足印。」9

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將往何方?」這個疑惑便不會令人那麼困擾了。

shutterstock_548985613

2. 我不能再照顧倚賴我的人

如果病人在家中擔當照顧者的角色 (例如是孝順的子女、能幹的配偶或負責任的父母),那麼在患上癌症的時候,便會擔心若有一天離世,他所照顧的人如何能繼續生活。病人對此的憂慮可能更甚於擔心個人的福祉。作為他的照顧者,可以怎樣幫助他?

照顧者可以和病人探索:他最牽掛的人是誰?他們現在的處境如何?一旦病人去世將會為他們帶來什麽影響?然後逐一分析,作出妥善的計劃和安排。儘管有所不捨,但病人因為盡了每一分力為所愛的人作出最好安排,應會感到欣慰。

預先的安排可分為兩種:第一是實際或物質方面的安排;第二是心靈方面的安排。

實際或物質方面的安排

實際的安排方面包括為家人備妥生活費,讓他們在病人離世之後仍得到持續的保障,例如,為年幼的子女預留足夠的生活/教育費至成年,以及有安定的居所;為年老的父母物色適當的照顧者。

在此強調,病人做好各方面的準備並不代表消極態度或是放棄治療。相反,他們是以積極的行動處理未完的責任和心願。在完成這些安排之後,病人便會減少顧慮和牽掛,更因為重拾自主控制的感覺而能專注接受治療。

(詳情請參考本書「財務安排」和「法律事宜」章節。)

許多父母心繫子女,希望永遠無微不至地照顧他們,亦擔心離世後子女難以獨立生活。事實上,在父母提供教育和撫養成人後,子女便應真正地成長,有足夠的能力經營自己的人生。

心靈方面的安排

病人對生老病死的態度不僅影響自己,還會影響他身邊的人。如果病人抗拒對死亡的概念,那麼愛他的人亦會感到異常痛苦和恐懼。對於年幼的子女,更可能影響他們日後面對生老病死的態度。

若病人能安然接受生命終有一天完結,慶幸渡過了圓滿的一生,並希望愛他的人不會因此而過度傷痛。那麼,愛他的人縱使極為不捨,亦能在心靈方面感到平安,在一段日子後便能走出哀悼,重返正常的生活。

生死教育學會創會會長及伊利沙伯醫院退休臨床腫瘤科顧問醫生謝建泉醫生曾建議協助家人面對家中成員離世的方式,就是預先給他們撰寫一份「情感家書」,和自己重要的文件放在一起。假如有一天病人突然去世,沒有時間跟摯愛道別,這封家書將會是留給他們最珍貴和有意義的遺物。內容不是說如何分配財物,而是表達對他們的感謝、不捨和愛語。10  雖然家人仍會感到傷心,但情感家書總會給他們一點慰藉和成為大家共同永恆美好的回憶。照顧者不妨與病人探討這個表達心底話的方式。

shutterstock_598510406

情感家書的安排也令我想起一齣電影,名叫《P.S. I love you》(中文譯名:P.S. 我愛妳) 11。劇情講述一對彼此相愛的年青夫婦的經歷。在丈夫逝世後,妻子自我封閉,直至親友在她30歲生辰時將一封由去世丈夫寫的信交給她,信的結尾寫上「P.S. 我愛妳」。此後,每當季節變更,妻子便會接到一封由丈夫預先給她寫好的信,並說明為妻子作出的一項安排,目的是幫助她走出傷痛。妻子按照丈夫的建議踏上為她安排的旅程,期間的種種經歷和體驗逐漸助她解開心結,最後能重拾勇氣和能量,開展她的新生。

3. 我捨不得我愛的人

親密的關係自然難以斷捨離,所以不捨是很正常的情緒,也無須努力讓病人割捨。信奉天主教/基督教的人士會認為死亡只是暫時的離別,總有一天相愛的人會在天堂重聚。

若病人的照顧者可以鼓勵病人回顧他的生命歷程,不難發現病人最放不下的是與家人和親密朋友的感情,這些感情可能是埋藏在心中,在日常生活裏沒有機會表達。照顧者可以引導他,用個人喜歡的方式,向他感到不捨的人表達愛意和祝福,也感謝那些在生命裏重要的人,為自己所做的一切。

在這裏與讀者分享一本感人至深的繪本,名叫《我離開之後》(What to do when I’m gone – A mother's wisdom to her daughter)12,由一對母女合著。插畫家女兒哈莉.貝特曼 (Hallie Bateman) 在某個失眠晚上意識到母親蘇西.霍普金斯 (Suzy Hopkins) 總有一天會比自己先離去。她想像到母親死後的各種情況和錯過的重要時刻,便要求母親為她撰寫一本「媽媽離世指南」,指導她如何度過沒有母親陪伴的日子。霍普金斯為女兒提供了許多寶貴的點子,包括:

  • 「創造新的節日傳統」,因為第一次沒有母親陪伴過的節日,感覺會有點不一樣,因此每年都想出一些新節目,好像母親也能一起同樂;
  • 「泡澡」,泡澡猶如重溫待在母親子宮的感覺,被溫暖包圍著,再燃點一根蠟燭讓自己放鬆;和
  • 「用咖哩治療心碎」,當愛情傷害人的時候,咖哩可以幫上忙。女兒失戀時建議她專心煮一鍋咖哩,切菜的動作猶如從破碎的心削去傷害人的愛情。

母親洋溢智慧的文字配搭女兒溫柔和充滿力量的插圖,讓人體會到失去所愛的人的痛苦,但同時更珍惜與摯愛相處的每個時刻。

對霍普金斯來說,母女之間的記憶是一條延綿不斷的長河:「我離開之後,不只留下悲傷。死亡並沒有帶走一切。妳和那些珍貴的回憶一起被留了下來。那些影像、聲音、味道,記錄了我們一起的每個日子……我們之間的記憶就像一條長河,將我們永遠連在一起。敞開心胸,讓這條河流向妳、穿過妳,帶領妳繼續前行。」13

shutterstock_143204701

******************************

霍普金斯對女兒的叮嚀:

看見這些徵兆,表示我從另一個世界來看妳了

當蜻蜓轉圈圈飛
當瓢蟲停在妳手臂上
當天空出現彩虹
當妳看見成群的青鳥
當天上的雲看起來像某種圖案
當杜鵑花的葉子出現斑點 (這也表示花生病了)

******************************


shutterstock_1565691991

4. 我對某些人有嚴重的歉疚或遺憾

病人在過往可能曾對別人帶來傷害,內心非常歉疚,覺得對別人有所虧欠。但基於自尊心或其他理由沒有勇氣向他們道歉。但不安和自疚的情緒卻偶爾浮上心頭,但轉瞬又匆匆把這感覺壓抑下來。

但是當病人知道生命可能在預見的將來結束時,這種歉疚的情緒便日益強烈,令心靈難以平靜。

照顧者可與病人探討,若真的有負於他人,最簡單的解決方法就是勇敢地向對方說「對不起」,道歉的一刻可能覺得有點難堪,但之後便能如釋重負。

若照顧者理解病人與牽掛的親友曾經有誤會或怨恨的話,可考慮安排他們會面「修和」。最好能事前與當事人單獨討論,勸他們放下執著,利用見面的機會去修復關係,避免互相指責,以免帶來更大的傷害。

在病人離世之前,或許會希望修補和重建破裂的關係,原諒別人或尋求別人的寬恕。照顧者的提示和鼓勵,可以幫助病人完成「五道人生」,即是:

道謝:「多謝你」
道愛:「我愛你」
道歉:「對不起」
道諒:「原諒你」
道別:「天家見」

shutterstock_1502113439

有一齣名叫《十八年後的終極告白》的電視劇的對白令我印象深刻 14,男主角因為不肯面對過去做錯的事,便繼續做更多錯事作為隱瞞——這樣既欺騙別人,亦欺騙自己,最終陷入一個萬劫不復的地步。他最後感慨地說:「認錯是一剎那的,但悔疚卻是終身的。」

如果病人真的是沒有機會向當事人道歉 (例如當事人已離世),那可將心中的悔疚和痛苦向親近的人傾訴,以紓解鬱結。如果病人是教徒,便可向神職人員 (例如神父、牧師、法師等) 表白,衷心悔過並祈求曾做過的錯事獲得赦免。

雖然過去的事已經發生,對別人造成傷害,但最終能悔過仍是一種積極的行為,讓事情得以從正面的角度完結,歉疚之情亦能逐漸化解。

shutterstock_574939960

第五部分——結語

生命和死亡是交織在一起的。死亡是人生中難以逆轉,也是最重要的經歷之一。我們如何認真地迎接生命的來臨,便應以同樣重視的態度準備生命的逝去。學會好好活著,便能學會好好死去。反過來說,學會好好死去,也才能好好活著。

善寧會有一句宗旨格言:「天為生命定壽元,人為生命賦意義」,我們不能控制生命的一切,但卻能控制自己的觀點和態度,活出更好的生命質素 (quality of life),為生命賦予意義。

要幫助病人克服對死亡的恐懼,關鍵在於幫助他接納人終會一死的事實。接下來是助病人自我探索和重新詮釋對生命價值和意義的看法,坦率地面對自己的過去,讓他有機會向家人朋友表達情感。儘管處於逆境,病人仍有意志的自由,選擇用什麼態度面對困境,參與計劃未來的生活,作出自決和完成心願,這些心靈上的準備可以助病人釋懷,覺得自己的生命是有意思的,藉此獲得內心的平安。若病人在有限的日子裏能珍惜每一分一秒,在離世時帶著「正念」善別人間,便能做到生死兩相安。


shutterstock_1095858974


我們來到這個世上,是為了找尋答案。

但沒有人能保證我們可以找得到答案。

真正的意義在於:我們曾用盡一切努力尋求答案。

《我離開之後》蘇西.霍普金斯



註釋

  1.  “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Irvin D Yalom,Basic Books,1980年。中譯本:《存在主義心理治療》,歐文.阿隆著,黃崢、張怡玲、沈東郁譯,商務印書館,2015年。
  2. 同1。
  3. 同1。
  4. 《面對大限的牧養透視——專訪盧惠銓牧師》,蘇淑芳著,原載於《大限:信仰人的感悟與選擇》,陳佐才編,基督教文藝出版社,2019 年。
  5. 來自唐代詩人孟浩然 (公元 689 – 740 年) 詩作《江上寄山陰崔少府國輔》。
  6. 《你可以不怕死》(No death, no fear: comforting wisdom for life) 一行禪師著,胡因夢譯。橡樹林文化出版,2003年。
  7. 同 6。
  8. 《滾蛋吧!腫瘤君》,熊頓著,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2012 年。
  9. 同 6。
  10. 謝建泉, 《情感家書》, 原載於《生死兩相安》第三冊第 52 頁,常霖法師編,  善寧會出版,2017 年。https://www.hospicecare.org.hk/uploadedFile/At%20Ease%20with%20Life%20and%20Death%203.pdf
  11. 電影 “P.S. I love you”,Richard LaGravenese  導演,2007 年。
  12. 《我離開之後》(What to do when I’m gone – A mother's wisdom to her daughter),蘇西.霍普金斯 (Suzy Hopkins) 著;哈莉.貝特曼 (Hallie Bateman)繪;吳愉萱譯。三采文化出版,2019 年。
  13. 同 12。
  14. 電視劇《十八年後的終極告白》,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攝制,2020 年播放。

 

shutterstock_1720961413

(於2020年8月定稿)

附件 ——「贈予」

贈予

有些人覺得患上了頑疾,就是連自己也照顧不了,更遑論去幫助別人。這其實未必盡然。

患上癌症的朋友仍然有空間可想想,自己可否在接受治療和休息以外的時間,利用歷年積聚的知識和財富,幫助有需要人。

我見過不少癌症康復者甚至是正在患癌症的朋友,都在不斷發放正能量,利用自己的知識和時間去當義工,例如在癌症病人資源中心服務,為同路人帶來安慰。

在財富方面,除了留給至親至愛外,亦可考慮是否有一部分可用作捐贈。如有這念頭,自然會考慮到該捐贈給哪些慈善機構。在考慮期間需要思索和搜尋有關資料,這可令本來憂傷和無聊的日子變得積極和有目標,令自己的生命再次發出光輝,幫助到有需要的人。

瑪竇福音 10:8 説:

“你們白白得來的,也要白白分施。”

佛教亦宣揚布施行為,這是一種重要的修行方式。如果病人覺得來到世上走一轉,總該遺留一些好的東西。那麼我們便該把握機會與他一起去關懷別人、與別人分享自己所有的,這就是布施。什麼是自己所有的?用簡單的話來演繹,佛教徒說的「法布施」,就是以清淨心為人宣講如來正法,使聞者得樂,資長善根。普通人就是分享自己的知識、學問、人生經驗、正面價值觀等,以期可啟發開導有緣人。對佛教徒而言,「財布施」包含內外兩方面:一是捨身行菩薩道,一是把自己所擁有的衣食財物施予別人。普通人在精神上,亦同樣可為自己的理想信念而貢獻社會、國家、世界,以至全人類;而在物質捐獻方面則本質相同吧。最後的「無畏布施」,即眾生若有種種災難怖畏之事,能夠安慰他們,幫助他們免去內心的怖畏。大抵佛教中人是以佛學義理達到上述目的;而普通人則是憑自己的專業或個人修為去安撫解難除怖畏吧。

不論宗教信仰或不同人生觀,我總相信,善念行善是普世的;幫助別人骨子裡是幫助自己,有能力贈予,是自己莫大的福份。

王榮珍

 

附件 ——「以生命影響生命」

以生命影響生命

以下是我於 2019 年訪問肺癌病人王先生時他對我說的話:

「我之所以接受你這次訪問,是因為我很想用生命影響生命,如果我的遭遇能夠幫到任何人,我便會很滿足。我雖然知道自己也病得不輕,但是我還是覺得我有能力去幫助人的。所以我參加很多講座、看很多書籍,最近更參加了義工課程,希望能夠增加自己的知識,如果有機會見到同路人,我會去支持他。」
 
⋯⋯⋯

以前我在醫院碰見一位常常自己一個人來看醫生的女士,她的神情非常焦慮,還未開始做化療時,她已是六神無主,十分徬徨。我便跟她分享我的經驗,努力告訴她,依我的經驗,事情並不是那麼可怕。我們後來慢慢做了朋友;我最安慰的是有一次我看見她向着我大笑,這令我真實的看到甚麼是生命的意義。

⋯⋯
 
我雖然病,但正剛剛完成了義工課程,希望能夠學以致用,多多服務,回饋社會。我不認為一個人因為有疾病,便需要把生活完全停頓下來。我了解到人生無常,亦接受到死亡,我只是希望我能用僅有的時間,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特別是對我的家人。
 
⋯⋯
 
我已準備妥當所有後事的安排,包括平安紙、器官捐贈、捐贈遺體及無言老師等,我這樣做是受我爸爸啟發的。我爸爸約數年前離去,他是一個鄉下人沒有什麼知識,但他也深明大義,告訴我們身後要把器官捐贈給他人。我非常的尊重他,並以他為傲。」

王榮珍

shutterstock_359803241